我校召开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座谈会
暨2024年秋季学期第三期学工沙龙
11月29日,我校召开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座谈会暨2024年秋季学期第三期学工沙龙。纪委书记、副校长姚林茹出席会议并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闫留义,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华国正,航空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吕亚玲,辅导员代表和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党委委员、学务部部长赵吉主持。
姚林茹结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和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强调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指出了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三个异同特点,即角色定位各有侧重,重要地位始终如一;工作内容各有不同,目标指向一以贯之;育人路径虽有不同,作用机理内在耦合。她要求两支队伍,一是要从单项融合走向双向融合,共同走向、走近学生;二是要从资源共享的优势互补到双向兼任的共同成长,加强协同合作;三是要从思政“核心圈”辐射到全校“大朋友圈”,构建“大思政”格局。
会上,闫留义结合自身多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指出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是重要的、必要的,只有不断进行大量有益探索,才能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华国正和吕亚玲结合自身学生工作管理经验,对如何做好两支队伍协同育人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全体与会老师分别围绕本期沙龙主题,结合自身的做法与思考一一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赵吉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一是要做好“四个协同”,即教学协同、实践协同、新媒体协同和研究协同;二是要做好学生工作案例的征集汇编,分享给思政课教师,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定期召开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沙龙,共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本次座谈会暨沙龙活动旨在加强思政课教师同辅导员的交流对话,将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实践优势与思政课教师在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专业优势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才成长。学务部将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工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持续加强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文/图 韩雪)
来源:大红鹰dhy学生处微信公众号